營商民俗學—從中國無人商店泡沫爆破說起

2020年年初,香港《經濟日報》報導說,「無人商店在中國全滅,卻在美國發揚光大」。報導文章分析,無人商店在中國難以生根,原因有二:第一,中國顧客偷竊問題嚴重;第二,中國「大媽」在店乘涼,影響企業生意與品牌。其實早在去年6月,《日經》(Nikkel Asian Review)已指無人商店在中國猶如泡影,來得快,去得也快。(繼續閱讀……)

Continue Reading →

澳門能否成為新國際金融中心? —經濟分析補遺(下)

尊重產權﹑方便營商、銀行體制跟國際接軌,是商業社會發展基石。從這點看,可以見到,澳門商業社會似乎仍未練好基本功,澳門的國際金融中心夢仍然遙遠。不過在中國武漢肺炎疫潮一役之中,澳門政府控制人流﹑供應口罩﹑安排停課、暫停賭場營業﹑制訂惠民融資政策的表現遠較香港政府應對奪目,這似乎也說明,澳門角色轉型亦非永遠不可觸碰的夢,畢竟世事如棋。(繼續閱讀……)

Continue Reading →

澳門能否成為新國際金融中心? —經濟分析補遺(上)

於香港時局紛亂之際,社會輿論吹起新風,指澳門或會成為新的國際金融中心。在2019年12月17日,《大公報》文章引用澳門中華總商會主席馬有禮的說法,指「澳門可以吸引內地有實力的企業來設立總部,通過澳門開拓國際市場。除了國家對澳門建設葡語系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的支持以外,澳門具有自由港、低稅制、無外匯管制、政局穩定、銀行體系健全、完善的金融監管法制等優勢,這些是澳門發展國際金融業的獨特競爭力。」(繼續閱讀….)

Continue Reading →

渣打銀行還是利物浦,是2020年英超聯賽的獲勝者?

2009年,筆者恰好是渣打銀行員工。我對利物浦贊助的唯一感覺是: “天啊,我的年終獎金不見了” 。可能很多人回想起那一天,跟我有近似的感覺,因為當年銀行業的總薪酬大部份由年終獎金貢獻。但今天,我對贊助的感覺是: “渣打銀行是最近利物浦主導全球足球時代的大贏家”。 渣打銀行如何預見利物浦將在10年後獲得歐洲冠軍聯賽冠軍並有機會獲得英超聯賽冠軍呢?(繼續閱讀……)

Continue Reading →

數碼港與科學園的未來 (三):何為香港創新發展核心議題?

我們或可稍為抽離一點,問:在香港創新產業發展進程之中,數碼港與科學園合併與否,是否真會影響大局?認為這非關鍵的論者,至少可提四個理由:第一,近年有關香港創新產業發展的討論,已不再僅僅圍繞數碼港與科學園的未來發展問題。早在2017,前香港大學校長﹑著名科學家徐立之在專訪談的,是有機會成為「香港區內最大型創科平台」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繼續閱讀……)

Continue Reading →

疫潮下的「香港製造」—從納米口罩看香港創新產業生態

中國武漢肺炎疫潮爆發後,口罩再次成為香港人生活必需品,這是令人神傷的事。但提起口罩,我們其實可以延續早前有關科學園與數碼港和香港創新產業發展關係的討論。事緣有香港創新界朋友推介NASK口罩,理由有二:一為配帶舒適,二為香港製造。筆者Google 一下NASK口罩的背景資料,發覺NASK口罩之研發不失為有助了解香港創新產業生態的有趣案例。(繼續閱讀)

Continue Reading →

落雨點解要收遮?也談「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的幾個要點

為支持香港中小企業應對當前政治社會事件,以及在當前環球經濟環境下遇到的業務挑戰和資金緊拙,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去年第四季設立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下稱” 協調機制 ”),旨在鼓勵銀行按照《香港企業財務困難處理守則》,對遇到財政困難的中小企客戶抱支持態度,加強與客戶溝通,不會貿然撤貸或採取其他影響客戶業務運作的信貸行動。 協調機制成員除金管局外,亦包括銀行公會,主要銀行和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2020年1月20日,小組召開第二次會議,FinMonster將重點向讀者簡介。(繼續閱讀)

Continue Reading →

數碼港與科學園的未來 (二):合併的神話

總會有人說,合併可以帶來規模經濟效益(economies of scale)。經濟科教科書會說,1988年,香港電話有限公司所以會與大東電報局合併為香港電訊有限公司,其中一個原因是為「達至規模經濟,降低成本」。支持數碼港與科學園合併的論者會說,合併會帶來規模經濟效益,資源會更易被運用得宜,香港創新產業發展最終會受益。不過,合併並非總是美好童話故事的開端。(繼續閱讀……)

Continue Reading →

無現金社會——有何不可?

香港反修例運動持續,社會上有人士鼓吹市民罷用八達通,以抵制港鐵公司。然而,香港大部分交通工具,除的士外,八達通似乎是唯一的電子付款方式,否則只可使用零錢。事實上,這可帶出幾個問題:香港電子付款方式多元,不限於信用卡、Apple Pay 、支付寶等,為何交通只「行」於八達通?同時,香港作為先進城市,許多小商店、小販仍只收取現金,似乎未見「無現金社會」的蛛絲馬跡?而隨「轉數快」正式推出,香港似乎邁進了一大步,但它是否足以與鄰近地區看齊呢?外國的經驗又是如何?(繼續閱讀……)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