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创新产业发展的启示(三):经济学的迷思

前文提到,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与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在2019年12月共同发表报告THE CASE for GROWTH CENTERS-How to spread tech innovation across America,论说国家孕育新的创新重镇之必要。报告的枝节内容其实也值得留意……(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

美国创新产业发展的启示(二):「地方消灭论」

上文(后补link)提到「地方创生」(place-making)。近年「地方创生」受热议, 2019年甚至被形容为「台湾地方创生元年」。按台湾光明顶创育智库创办人洪大伦的说法,「地方创生」意指两点:第一,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地方就业率;第二,改善地方创业生态环境,提高在地创业成功率……(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

他山之石—瑞士政府极速支援中小企对香港之启示

我们在早前文章提过,即使经济寒冬迫在眉睫,但香港政府仍然危机意识不足,支持中小企行动不力,政策只闻楼梯响。今年财政预算案提出的百份百贷款新政,受惠企业数目有限,且成效成疑。 近日政府虽然推出第二轮达1375亿元的抗疫纾缓措施,但保就业计划的申请流程并不如政府官员在4月所说般方便快捷,中小企最快也只能在5月申请补助,6月才有机会得到津贴……(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

疫情之下-重组全球化下的经济秩序 (上)

武汉肺炎冲击全球经济,上回提到这次疫情将可能对全球化的进程出现结构性变化。有「中国玻璃大王」之称的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接受内地传媒访问时也提到,疫情或会引致全球产业链重组,各国把部分产能搬离中国,分散风险,减低依赖,实行去中国化。这讲法与笔者不谋而合,故抛砖引玉,进一步分析全球化在经济上的影响。(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

恒生银行与渣打银行之MT大不同

上回提到「行山银行」事件,不禁引起读者讨论一众MT联群结队,趁在家工作期间出外行山,究竟其责任谁属。适逢几星期前,恒生银行公布全年业绩,6名MT该如何处分再次成为焦点。行政总裁郑慧敏更罕有在电话会议上回应指:「据我(她)了解,渠哋仲返紧工」。(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

疫潮之后—全球化之Matrix Reloaded

近二三十年,随自由贸易、人口流动、普世价值之发展,全球化已成难以质疑的政治正确的信仰。从宏观经济学最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角度看,一个国家尽管在各个生产领域都有绝对优势,都应该于较为劣后的国家做交易,最终达至各国受惠。美国有绝对能力生产高质的医护级口罩,中国口罩产量占全球一半,恰恰符合教科书上的比较优势之说。世界或对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看法,但不论是西方文明国家、中国、伊斯兰世界还是东南亚发展中国家,都会以国际银行的网路清算交易,也绝对不会因为政见各异而烧掉美金,这也说明现今全球经济金融如何水乳交溶……(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

同步过冬—解决中小企生存困境的金融科技(下)

今年香港政府特别为中小企提供款额达200亿港元的「百分百担保特惠贷款」支援,为中小企作借贷担保,方向正确。毕竟在香港,98%企业为中小企,受雇于中小企的人数达130万人,占全港雇员总数近一半。但这终究只是一时之法。 (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

风雨中与中小企并肩作战的 FinMonster

3月底,阳光普照,但阴霾未散。香港政府支援中小企的政策仍未正式出台,令人担心。 相较其他富裕市场经济体之政府乃至新加坡政府的表现,中小企当下承受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显然还未令香港政府认真关注,其相关政策只闻楼梯响,香港政府真正落场与中小企并肩作战之日仍未到来。(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

同步过冬—解决中小企生存困境的金融科技(上)

武汉肺炎疫潮, 人心惶惶, 病毒固然是社会恐慌成因, 但随疫潮而来的经济寒冬为社会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也不容忽视。今年年初, 香港特区政府宣读十五年来首份赤字预算案, 其内容一大重点, 便是推出新政, 支援香港经济至为重要的中小型企业, 使之能步经济严寒。(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