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創新產業發展的啟示(二):「地方消滅論」

上文提到「地方創生」(place-making)。近年「地方創生」受熱議, 2019年甚至被形容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按台灣光明頂創育智庫創辦人洪大倫的說法,「地方創生」意指兩點:第一,創造就業機會,提高地方就業率;第二,改善地方創業生態環境,提高在地創業成功率……(繼續閱讀)

Continue Reading →

同步過冬—解決中小企生存困境的金融科技(下)

今年香港政府特別為中小企提供款額達200億港元的「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支援,為中小企作借貸擔保,方向正確。畢竟在香港,98%企業為中小企,受僱於中小企的人數達130萬人,佔全港僱員總數近一半。但這終究只是一時之法。(繼續閱讀……)

Continue Reading →

同步過冬—解決中小企生存困境的金融科技(上)

疫潮下,值得大家擔心的再不只是病毒之傳播速度與範圍,隨疫潮而來的經濟嚴寒同樣是大問題—畢竟,疫潮早晚會過去,但經濟能否在短期內復甦,基層生計艱難處境會否長期延續,卻成懸念。世界各地媒體都在報導武漢肺炎如何衝擊全球經濟體系與供應鏈,並猜想疫潮會否引發新一輪環球金融危機,甚至有媒體指,經過疫潮後,中國將會失去「世界工廠」地位,全球政經秩序或會被大洗牌。換言之,武漢肺炎危機不只是公共衛生問題,也是經濟問題。(繼續閱讀…)

Continue Reading →

搶口罩凸顯香港的大市場小政府資本主義

武漢肺炎肆虐香港,全城瘋狂搶購口罩。一聽到有店舖賣口罩,市民便會日以繼夜地排隊,市場需求有增無減。 相較鄰近澳門,台灣,果斷採取一連串防疫措施,不惜工本全球撲口罩,建立口罩生產線等,有效確保口罩供應穩定,保障市民基本生活條件。香港貴為國際大都會,政府至今仍然採取「緣份到了,自然有罩」的佛系態度,不禁令人失望。政府只沿用「價低者得」的招標方式採購口罩,最終特首公開承認採購口罩「唔係好成功」,更呼籲市民如非必要不用戴口罩,引起一片嘩然。 (繼續閱讀……)

Continue Reading →

營商民俗學—從中國無人商店泡沫爆破說起

2020年年初,香港《經濟日報》報導說,「無人商店在中國全滅,卻在美國發揚光大」。報導文章分析,無人商店在中國難以生根,原因有二:第一,中國顧客偷竊問題嚴重;第二,中國「大媽」在店乘涼,影響企業生意與品牌。其實早在去年6月,《日經》(Nikkel Asian Review)已指無人商店在中國猶如泡影,來得快,去得也快。(繼續閱讀……)

Continue Reading →

渣打銀行還是利物浦,是2020年英超聯賽的獲勝者?

2009年,筆者恰好是渣打銀行員工。我對利物浦贊助的唯一感覺是: “天啊,我的年終獎金不見了” 。可能很多人回想起那一天,跟我有近似的感覺,因為當年銀行業的總薪酬大部份由年終獎金貢獻。但今天,我對贊助的感覺是: “渣打銀行是最近利物浦主導全球足球時代的大贏家”。 渣打銀行如何預見利物浦將在10年後獲得歐洲冠軍聯賽冠軍並有機會獲得英超聯賽冠軍呢?(繼續閱讀……)

Continue Reading →

無現金社會——有何不可?

香港反修例運動持續,社會上有人士鼓吹市民罷用八達通,以抵制港鐵公司。然而,香港大部分交通工具,除的士外,八達通似乎是唯一的電子付款方式,否則只可使用零錢。事實上,這可帶出幾個問題:香港電子付款方式多元,不限於信用卡、Apple Pay 、支付寶等,為何交通只「行」於八達通?同時,香港作為先進城市,許多小商店、小販仍只收取現金,似乎未見「無現金社會」的蛛絲馬跡?而隨「轉數快」正式推出,香港似乎邁進了一大步,但它是否足以與鄰近地區看齊呢?外國的經驗又是如何?(繼續閱讀……)

Continue Reading →

創新融資科技冀助零售行業暗室逢燈

2019年11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保護香港法案」。雖然兩個法案對香港的即時影響不大,然而,香港或會成為美國與中國博弈的戰場,令香港經濟雪上加霜,不利香港長期經濟發展。 特首林鄭月娥亦表示,香港目前難以評估法案對產業發展的具體影響,亦未能預測美國將採取什麼行動,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投資者信心,帶來不穩定環境 (繼續閱讀……)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