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銀行—實而不虛?(上)

閣下也許對這樣的銀行體驗見怪不怪:市民摩肩接踵,蛇長般的隊伍蠕動緩慢。你望穿秋水,燥熱難耐,恨不得猛揍一頓慢條斯理整理文件的銀行員工。但誰又能否認,這就是大部分人不愉快的銀行體驗。你有否想過,為什麼我們一定要親身去分行、遞交成疊的紙質文件、等待漫長的處理過程?除開「時間就是金錢」的考慮,為什麼銀行盤滿缽盈,數量眾多,競爭激烈,但服務費仍不友善,且存款利息微薄、借貸利息高企?你相信銀行業秉持社會企業良心,不會剝奪你的利益嗎?舉個例子,你相信銀行經理是根據你的需求向你建議最適合的產品嗎?同時,本港經濟備受打擊,政府雖建議銀行通融放緩,但不少中小企業仍被拒之門外,恨潑冷水,「你的信貸評級不及格,不好意思,本行未能接受處理。」銀行批准貸款到底是看還款能力,還是借款需要呢?

事實上,科技可解決這些根深蒂固的銀行痛處,如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可即時比較各銀行的利息、分析客戶經理的經驗習慣。目前香港金融管理局共發出8個虛擬銀行牌照予Livi VB(中銀香港、京東數字科技和怡和)、SC Digital Solutions(渣打、香港電訊、電訊盈科、攜程金融)、眾安(百仕達)、WeLab、螞蟻(阿里巴巴)、貽豐(騰訊、工銀亞洲、港交所、高瓴資本聯同Perfect Ridge Limited)、洞見(小米、尚乘)及平安(平安保險)。

9月初最先獲批牌照的3間虛擬銀行曾向傳媒表示,期望年底開業。本以為虛擬銀行大戰蓄勢待發,但未聞號角聲,似乎不如預期。香港社運激烈,政治動盪,經濟衰退,而除渣打外的本港虛擬銀行均是中資大財團,不禁令人擔心會否出師不利,慘遭夭折。適逢中港衝突,反修例風波未平,「黃色經濟圈」騰空而起,香港市民以政見作為消費標準。即使中資的虛擬銀行猶幸躲過「裝修風潮」,不知又是否能扛得住個別人士的「罷用」杯葛?而年長一輩好不容易學會使用電子銀行,又會否願意重拾新一套銀行網絡系統?

虛擬銀行顧名思義是沒有實體的銀行,不像傳統銀行設有分行,主要透過互聯網、手機應用程式等電子平台提供存款、借貸、投資、購買保險等零售銀行服務。存款保障與傳統銀行一樣,可獲最多50萬元的保障額。市民只需上傳個人資料便可遙距開戶和享受服務。事實上,虛擬銀行在歐美地區早已盛行,如美國First Internet Bank早於1999年成立;英國的虛擬銀行又譽為「挑戰者銀行」,早已提供各項優勢服務,包括全自動快速審批按貸及開戶,幾秒即可完成過往以日為度的審批。中國內地的虛擬銀行MyBank,實現全面人工智能的「310」貸款模式,貸款申請只需3分鐘,人工智能1秒鐘批出,全程0人手處理。

電子技術日新月異,香港作為亞洲領先的金融中心,金融科技發展卻相對落後,地位備受挑戰。香港在全球金融科技指數城市排名2020年報告排名11,雖叫不過不失,但同為「小市場」的新加坡名列第四,亞洲排名第一。一如既往,美國和英國的科技遙遙領先,舊金山灣、倫敦、紐約分別位列前三。這似乎看來,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技術發展,沒有必然的關係。本港銀行體系固然有其優越性,但要在環球激烈的競爭下突圍而出,思維和政策必須與時並進。

引入虛擬銀行,向外國看齊無疑有助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虛擬銀行集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流動支付等智能技術於一身,有助香港向「智慧城市」邁進。金管局相信虛擬銀行主要以零售客戶為服務對象,包括中小型企業,致力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的創新,為銀行客戶提供新穎體驗,提升服務質素和競爭力。然而,有學者估計,虛擬銀行吸納單個客戶成本約為1500港元。

別於外國,香港市場和地方狹窄,銀行分行眾多,住宅跟分行相鄰。有學者估算日後虛擬銀行或會合併,剩下2至3間掌握核心客戶,其餘則淡出市場。然而,從銀行業界角度出發,本港電子銀行營運成熟,數目更綽綽有餘,若打著節省租金和人力成本的旗幟,卻投放大量資金和時間發展虛擬銀行,這是否多此一舉?從技術考慮上出發,小米、騰訊等中國科網巨頭的金融技術超前,本港的金融科技初創銀行會否難以比肩?歸根到底,我們應該要問的是,或市場應該要告訴我們的是——虛擬銀行到底想解決什麼問題?

跳到下一篇:虛擬銀行——實而不虛?(下)


FinMonster相信,企業的存在意義,最終是為改變世界﹑令世界變得更美好,金融業的本份,便是忠實地為企業提供各種融資服務﹑為創造社會效益的企業提供堅實後盾,而非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先。基於這份信念,FinMonster提供嶄新﹑屬世界前沿的融資平台,串連企業與銀行,致力為企業提供更美好的銀行體驗,務求令各種社會理想得以被實踐﹑成為眾人生活一部份。FinMonster既快捷地為新創企業與中小企搜羅融資最佳利率,亦為香港各間銀行配對合適客戶。詳情可見我們網頁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