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科技業的人力資源與機遇

近年來,雲端平台、即時支付、人工智能等高端科技滲透金融業。業界相信不久將來金融科技將顛覆傳統金融業,帶來新一波的衝擊性改變。

招聘諮詢公司邁克爾·佩奇(Michael Page)早前發佈《 2019年金融科技就業》報告,指出一眾香港僱主和專業人士認為,未來金融科技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於人才供應。報告指出,近95%的香港金融科技公司擔心大數據、電子支付、虛擬貨幣和保險技術等方面的人才匱乏。與此同時,僱員也有憂慮。近50%的員工表示,在數碼時代下,他們面對最大的就業困難是缺乏金融科技知識與技能。令人震驚的是,當中逾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曾在過去一年轉換工作。

除了培養金融科技人才外,受訪者更期望香港政府改善其招聘政策。資訊科技立法局議員莫乃光指責政府愈趨外判資訊科技工作,並以臨時合約聘用資訊科技專業人士。莫議員的立法會文件指出,政府僱用的臨時合同人員比從事公務員編制和非公務員合同的人員多近40%。值得關注的是,臨時合約員工遭受到一系列不公平待遇,例如同工不同酬、外判中介公司福利剝奪嚴重、勞工假期只得最低工資、產假只得八成薪金、缺乏晉升機會等。試問這對IT人才發放了怎樣的訊息?

莫乃光更表示,在政府其身不正,不尊重IT人才的情況下,私人市場又會否為IT專業人士提供公平合理的合同條款?臨時合同制度不利於培養和留住IT人才,皆因有能力的學生更願意選擇其他具有專業資格認證的職業。他相信,只有政府帶頭扭轉IT行業外包的普遍趨勢,為私人​​市場樹立榜樣,IT行業才能蓬勃。與此同時,香港缺乏完整的金融科技監管政策。理大上城金融技術中心和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魏教授指出,歐盟已頒布了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而香港目前未有類似或相應監管知識,落後其他地方。

除了政府和私人企業有責任提供良好的經商環境吸引人才,大專院校也可以投放資源培養和開發學生金融科技知識與技能。實際上,各大專院校已推行了不少金融科技計劃,當中包括開設學士博士學位課程、與企業銀行合作提供培訓機會等。

香港理工大學開辦全港首個金融科技博士學位課程,涵蓋行政管理,人工智能,區塊鍊和雲計算。申請人需持碩士學位,具8年或以上的高級管理工作經驗,不要求對金融科技範疇有深入認識,但需對數碼時代有一定認知。課程總監唐憲生表示,該課程並非期望培養技術人員,而是培訓管理人員的金融科技知識,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和決策能力。

無獨有偶,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亦在本年度開辦金融科技理學碩士課程,學習內容以設計多元化為主導,涵蓋金融基建、電子支付系統、量化交易和算法交易。學生亦會獲得大量實戰經驗,在金融科技界人士指導下完成一個研究項目,和在本港金融監管機構合作下得到專業培訓和實習機會。

此外,香港中文大學早前亦與香港星展銀行(DBS Hong Kong)簽署了諒解備忘錄(MOU),香港星展銀行將為金融科技碩士課程的學生提供技能培訓和就業機會,學生將研究金融科技項目,包括API應用程序、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區塊鏈、機器學習以及可持續性等議題。

香港金融管理局還於今年早些時候批准了八份虛擬銀行牌照,有望打破傳統的金融格局,為未來銀行或IT專業人員提供了不少發展機會。香港面對來自四方八面的競爭,閣下如望能在這場金融科技競爭中佔有先機,現在就要未雨綢繆了!

延伸閱讀:一個銀行經理的自我救贖


FinMonster相信,企業的存在意義,最終是為改變世界﹑令世界變得更美好,金融業的本份,便是忠實地為企業提供各種融資服務﹑為創造社會效益的企業提供堅實後盾,而非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先。基於這份信念,FinMonster提供嶄新﹑屬世界前沿的融資平台,串連企業與銀行,致力為企業提供更美好的銀行體驗,務求令各種社會理想得以被實踐﹑成為眾人生活一部份。FinMonster既快捷地為新創企業與中小企搜羅融資最佳利率,亦為香港各間銀行配對合適客戶。詳情可見我們網頁Facebook專頁